拔火罐

【词语】拔火罐

【拼音】bá huǒ guàn 
【注音】ㄅㄚˊ ㄏㄨㄛˇ ㄍㄨㄢˋ



词语解释

  1. 利用热力排除玻璃、瓷质或竹制火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吸附在患部皮肤上,使局部郁血或充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使皮下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止痛消肿、驱散风寒湿邪等作用。

    外语翻译

    • 英语:suction cup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to draw the blood and qi 氣|气)​, detachable suction chimney to make a stove draw
    • 德语:schröpfen (V)​
    • 法语:ventouse (médecine)​

    国语词典

    1. 一种短小的烟囱,以铁或陶土制成,用时罩在火炉上,使燃烧的炭火更加旺盛。
      1. 也称为「火拔子」。
    2. 一种中医疗法。以竹筒、陶瓷等制成的小坛或宽口瓶作为火罐。拔罐时,将点燃的酒精棉或油纸条,直接置于火罐内片刻后,趁热将罐倒扣在皮肤上。罐内因燃烧而空气减少,产生负压,皮肤被吸,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以达到治疗效果。通常用于腰痛、头痛、神经痛、关节炎和哮喘等多种病症。也作「拔罐子」。

      网络解释

      1. 拔火罐 科普中国
        1.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