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卻

quèㄑㄩㄝˋ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UNICODE:537B

五笔:WWKB 仓颉:CRSL 郑码:OOJY 四角:87620

笔画顺序: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横折钩、竖


基本字义

卻 què ㄑㄩㄝˋ 
  1. 同“却”。

外语翻译

  • 英语:still, but; decline; retreat
  • 德语:aber, jedoch, dennoch ,zurückweisen, ablehnen, ausschlagen
  • 法语:mais,cependant

国语词典

  •  què ㄑㄩㄝˋ 

〈动〉

  1. 推辞、拒而不受。
    1. 如:「推」。
    2. 《孟子·万章下》:「之为不恭。」
  2. 退。
    1. 如:「退」、「却步」、「敌立功」。
    2. 《文选·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匈奴七百余里。」
    3. 唐·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坐促弦弦转急。」

〈副〉

  1. 正、恰好。
    1. 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归路非关北,行舟向西。」
    2. 《水浒传·第一五回》:「他生辰是六月十五日,如今却是五月初头。」
  2. 倒、反。
    1. 唐·司空图〈漫书〉诗五首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恨莺声似故山。」
  3. 还、再。
    1.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话巴山夜雨时。」

〈连〉

  1. 但,表示转折相承。
    1.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虽然没有十二分颜色,也明眉皓齿,莲脸生春。」

〈助〉

  1. 置动词后,相当于「掉」、「去」、「了」。
    1. 如:「忘」、「抛」。
    2. 唐·杜甫〈曲江〉诗二首之一:「一片花飞减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康熙字典》

【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𠀤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

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𤰞而退之也。

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

又訛作㕁。


说文解字

節欲也。从卪谷聲。去約切


(卻)卪卻也。各本作節欲也。誤。今依玉篇欲爲卻。又改節爲卪。卪卻者、節制而卻退之也。从卪。𧮫聲。去約切。古音在五部。俗作却。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ɕʰyɛ˥˧
  • 唐代读音: *kiɑk
  • 日语读音: SHIRIZOKU SHIRIZOKERU KAETTE
  • 韩语罗马: KAK
  • 现代韩语: 각
  • 越南语: khước
  •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kiog5 [海陆腔] kiok7 hiok7 hiak7 [宝安腔] kiok7 [梅县腔] kiok7 [台湾四县腔] kiok7 hiok7 hiak7 [客英字典] kiok7
  • 粤语: koek3
  • 潮州话: kiag4 (khiak)
  • 中古音: 見母 藥韻 入聲 腳小韻 居勺切 三等 開口;溪母 藥韻 入聲 卻小韻 去約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鐸部 ;王力系统:溪母 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