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腸

chángㄔㄤˊ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UNICODE:8178

五笔:EJGR 仓颉:BAMH 郑码:QKRO 四角:76227

笔画顺序:撇、横折钩、横、横、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钩、撇、撇


基本字义

腸 cháng ㄔㄤˊ 
  1. 见“肠”。

外语翻译

  • 英语:intestines; emotions; sausage
  • 德语:Darm (S, Med)

国语词典

  •  cháng ㄔㄤˊ 

〈名〉

  1. 腹腔消化器官之一。有消化及吸收的功能。
    1. 心思。
      1. 如:「古道热」、「牵肠挂肚」。

    《康熙字典》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𠀤音長。【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疊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詩·大雅】自有肺腸。【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又【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

    又【博雅】詳也。

    又羊腸,太行山坂名。【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太行山坂通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又無腸,國名。【山海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爲人長而無腸。

    又馬腸,獸名。【山海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馬腸之物。【註】馬腸,人面虎身,音如嬰兒。

    又魚腸,劒名。見【三國蜀志】。

    又草名。【博雅】鹿腸,𤣥蔘也。【又】馬腸,亦草名,葉似桑。見【山海經·讙舉之出註】。

    又黃腸,槨名。【後漢·梁商傳】賜黃腸玉匣。【註】以栢木黃心爲槨也。

    又【禮·儀志】治黃腸題凑,便房如禮。


    说文解字

    大小腸也。从肉昜聲。直良切


    (腸)大小腸也。白虎通曰。大腸小腸、心之府也。心者、主禮。禮者、有分理。腸之大小相承受也。腸爲胃紀。胃爲脾府。心爲支體主。故有兩府。素問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按所引白虎通從顏氏急就篇注所引也。藏府古通偁。如周禮注五藏倂胃、旁光、大腸、小腸爲九藏是也。从肉。昜聲。直良切。十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ʂʰɑŋ˧˥
    • 唐代读音: *djhiɑng
    • 日语读音: HARAWATA
    • 韩语罗马: CANG
    • 现代韩语: 장
    • 客家话: [海陆腔] chong2 [陆丰腔] chong3 [台湾四县腔] cong2 [宝安腔] cong2 [沙头角腔] cong2 [客英字典] chong2 [梅县腔] chong2 [东莞腔] cong2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 粤语: coeng4
    • 近代音: 穿母 江陽韻 平聲陽 長小空;
    • 中古音: 澄母 陽韻 平聲 長小韻 直良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唐部 ;王力系统:定母 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