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蛭

zhìㄓˋ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UNICODE:86ED

五笔:JGCF 仓颉:LIMIG 郑码:IHB 四角:51114

笔画顺序:竖、横折、横、竖、横、点、横、撇折、点、横、竖、横


基本字义

蛭 zhì ㄓˋ 
  1. 〔水~〕环节动物,身体长形,稍扁,墨绿色,尾端有吸盘,雌雄同体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能吸人畜的血。唾液中含有水蛭素,医学上能发挥抗凝血作用。虫体经干燥炮制后入中药。俗称“蚂蟥”“马鳖”。

外语翻译

  • 英语:leech
  • 德语:Blutegel (S)​,Nassauer, Achterliek (S)
  • 法语:Hirudinea

详细解释

  •  zhì 

〈名〉

  1. 蚂蟥。环节动物。体一般长而扁平,略似蚯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生活在淡水或湿润处,能吸人畜的血 [leech]
    1. 蛭,虮也。从虫,至声。——《说文》
    2. 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遂吞之,久病心腹之疾皆愈。——《贾子春秋》
    3. 蛭之性食血,惠王殆有积血也。——《论衡·福虚》
    4. 弥六合,泽万物,而虾与蛭不离尺水。——柳宗元《晋问》
  2. 又如:蛭虮(水蛭);蛭蝚(水蛭。一名至掌);蛭类(动物学名词)
    1. 小山丘。通“垤” [little mound]
      1. 人莫迹于山,而迹于蛭。——《淮南子·人间》

      〈常用词组〉


      国语词典

      •  zhì ㄓˋ 

      〈名〉

      1. 环节动物门纲动物的总称。体扁长柔软,形似蚯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能刺入人畜肌肤中,吸吮血液。生活在淡水或湿润处。

        《康熙字典》

        【唐韻】之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日切,𠀤音質。【說文】蟣也。

        又水蛭。【本草】一名馬蟥,一名馬鼈,處處河池有之。有數種,以水中馬蜞,得齧人腹中有血者,乾之爲佳。【劉向·新序】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前漢·賈誼傳】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服虔註】蛭,水蟲。

        又【韻會】有石蛭、草蛭、泥蛭等名。

        又飛蛭。【司馬相如·上林賦】蛭蜩蠼猱。【註】《山海經》:不咸之山,飛蛭四翼。

        又【爾雅·釋蟲】蛭,蝚,至掌。【註】義未詳。

        又姓。【正字通】見《姓苑》。

        又【廣韻】徒結切,音耋。陟栗切,音窒【集韻】竹例切,音㿃。義𠀤同。


        说文解字

        蟣也。从虫至聲。之日切


        (蛭)蟣也。此蒙上蟣字第二義釋之。似後人所移。原書當不在是。水蛭者、今之馬黃。旣是水物。當與下蛟螭虯蜦爲類。蛭蟣、釋魚文。从虫。至聲。之日切。十二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ʂʅ˥˧
        • 日语读音: HIRU
        • 韩语罗马: CIL
        • 现代韩语: 질
        • 越南语: chấy
        • 客家话: [海陆腔] zhit7 diet7 [梅县腔]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diet7 [客英字典] zhit7 [宝安腔] zit7 de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 粤语: zat6
        • 中古音: 照章母 質韻 入聲 質小韻 之日切 三等 開口;端母 質韻 入聲 蛭小韻 丁悉切 三等 開口;端母 屑韻 入聲 窒小韻 丁結切 四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屑部 ;王力系统:章母 質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