貍字组词目录:

lí开头   lí结尾   lí中间   lí成语



拼音 “lí” 貍组词

  1. 貍别 [lí bié]
      见“貍变”。
  2. 貍制 [lí zhì]
      用狸皮裁制的衣服。 《左传·定公九年》:“齐侯 赏 犁弥,犁弥 辞曰:‘有先登者,臣从之,晳幘而衣貍製。’”孔颖达 疏:“《説文》云:‘製,裁也。’衣貍製,谓著貍皮也。裁皮著之,明是裘矣。”一说,色采如狸皮的斗篷。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制解》:“盖未成衣,如今斗篷……貍製,是貍色斑然斗篷耳。”
  3. 貍力 [lí lì]
      神话传说中的兽名。 《山海经·南山经》:“﹝ 柜山 ﹞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貍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4. 貍头竹 [lí tóu zhú]
      竹名。 也称猫弹竹。元 李衎《竹谱详录·狸头竹》:“貍头竹,一名猫弹竹,处处有之。江 淮 之閒生者,高一二丈,径五六寸,衡 湘 之閒者,径二尺许。其节下极密,上渐稀,枝叶繁细,笋充庖饌絶佳。此笋出时,若近地坚硬,或碍砖石,则无閒远近,但遇可出处,即穿土而出,犹貍首钻隙,无不通透也,故寓此名。”
  5. 貍猫 [lí māo]
      1.豹猫。
  6. 貍膏 [lí gāo]
      狸的脂膏。《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庄子》:“羊沟之鸡,三岁为株,相者视之,则非良鸡也,然而数以胜人者,以貍膏涂其头。”司马彪 注:“鸡畏狸也。”三国 魏 曹植《斗鸡篇》:“愿蒙貍膏助,常得擅此场。”清 吴伟业《灵岩山放生鸡》诗:“芥羽貍膏早擅场,争雄身属鬭鸡坊。”
  7. 貍裘 [lí qiú]
      用狸皮裁制的衣服。 《诗·豳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为公子裘”郑玄 笺“于貉,往搏貉以自为裘也;狐狸以共尊者”唐 孔颖达 疏:“定 九年《左传》称 齐 大夫 东郭书‘衣貍製’,服虔 云:‘貍製,貍裘也。’《礼》言狐裘多矣,知狐貍以供尊者。”
  8. 貍豆 [lí dòu]
      亦称“貍沙”。 豆名。因有斑点如貍纹,故称。又名猎沙、黎豆、虎櫐、虎豆。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猎沙。叶似葛而实大如李核、可啗食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三·黎豆》:“《尔雅》虎櫐,即貍豆也。古人谓藤为櫐,后人讹櫐为貍矣……貍豆野生,山人亦有种之者。三月下种生蔓。其叶如豇豆叶,但文理偏斜。六七月开花成簇,紫色,状如扁豆花。一枝结荚十餘,长三四寸,大如拇指,有白茸毛。老则黑而露筋,宛如乾熊指爪之状。其子大如刀豆子,淡紫色,有斑点如貍文。煮去黑汁,同猪、鸡肉再煮食,味乃佳。”参见“
  9. 貍鼬 [lí yòu]
      野猫、黄鼠之类。 汉 刘向《新序·杂事五》:“驊騮騄驥,天下之俊马也,使之与貍鼬试於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貍鼬也。”
  10. 貍步 [lí bù]
      古代大射时测量侯道的器具,长六尺。《周礼·夏官·射人》:“若王大射,则以貍步张三侯。”郑玄 注:“貍,善搏者也,行则止而拟度焉,其发必获,是以量侯道法之也。侯道者,各以弓为度。九节者九十弓,七节者七十弓,五节者五十弓;弓之下,制长六尺。”孙诒让 正义:“谓此量侯道之器,即準度野六尺之步也。”《仪礼·大射》:“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步。”郑玄 注:“貍之伺物,每举足者,正视远近,为发必中也,是以量侯道取象焉……《考工记》曰:‘弓之下,制六尺。’则此貍步六尺明矣。”
  1. 穷鼠啮貍 [qióng shǔ niè lí]
      啮:咬;狸:狸猫。 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2. 毗貍 [pí lí]
      毗貍亦作“毗离”。
  3. 神貍 [shén lí]
      灵猫的别称。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灵猫》:“﹝神貍﹞自为牝牡,又有香气,可谓灵而神矣。”
  4. 斑貍 [bān lí]
      毛色斑斓的野猫。古小说载有 晋 张华 为司空时,燕 昭王 墓前斑狸化为书生,拜访 张华,与之论学问难,终被识破的故事。事见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
  5. 豾貍 [pī lí]
      黄鼠。清 黄汉《猫苑·种类》:“猫,豾貍之属也。”参见“貔貍”。
  6. 貙貍 [chū lí]
      貙虎和狐狸。 泛指野兽。
  7. 香貍 [xiāng lí]
      1.见“香狸”。
  8. 鱼貍 [yú lí]
      即海豚。 《诗·小雅·采薇》“象弭鱼服”三国 吴 陆玑 疏:“鱼服,鱼兽之皮也。鱼兽似猪,东海有之,一名鱼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青,今以为弓鞬步叉者也。”参见“海豚”。
  9. 牛尾貍 [niú wěi lí]
      貍之一种,肉味鲜美。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动》:“洪州 有牛尾貍,肉甚美。”宋 苏轼《送牛尾貍与徐使君》诗:“泥深厌听鸡头鶻,酒浅欣尝牛尾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貍》:“貍有数种……南方有白面而尾似牛者,为牛尾貍,亦曰玉面貍,专上树木食百果,冬月极肥,人多糟为珍品,大能醒酒。”
  10. 穷鼠齧貍 [qióng shǔ niè lí]
      犹言困兽犹斗。逼得走投无路的老鼠也会咬猫。喻人被迫过甚,虽力不敌,亦必反抗。汉 桓宽《盐铁论·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貍。”
  1. 佛貍祠 [bì lí cí]
      古祠名。遗址在今 江苏 六合县 东南的 瓜步山 上。北魏 太武帝(字 佛貍)于 宋 元嘉 二十七年击败 王玄谟 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貍祠”。见《魏书·世祖纪下》、宋 陆游《入蜀记》卷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可堪回首,佛貍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宋 岳珂《桯史·稼轩论词》引此词,佛貍 作“佛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