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字组词目录:

chún开头   chún结尾   chún中间   chún成语



拼音 “chún” 脣组词

  1. 脣枪舌剑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唇如枪,舌似剑。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凭着我脣枪舌剑定江山。”亦作“脣鎗舌剑”。明 王錂《春芜记·解嘲》:“他要相凌併,故把这脣鎗舌剑陷你在锦阵花营。”。。见“脣枪舌剑”。
  2. 脣齿相依 [chún chǐ xiāng yī]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 吴 蜀 脣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3. 脣吻 [chún wěn]
      1.嘴唇;口,嘴。 《墨子·非命下》:“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也,非将勤劳其喉舌而利其脣呡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百句不迁,则脣吻告劳。”唐 卢仝《感古》诗之二:“脣吻恣谈鑠,黄金同灰尘。”清 龙启瑞《上梅伯言先生书》:“会 粤 西土匪益炽,牵於集乡兵议团费,终日卒卒,脣吻枯燥,逮晚不得休息。”
  4. 脣竭齿寒 [chún jié chǐ hán]
      见“脣亡齿寒”。
  5. 脣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嘴唇失去,牙齿即要寒冷。比喻互为依存,利害相关。《左传·僖公五年》:“晋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宫之奇 諫曰:‘虢,虞 之表也;虢 亡,虞 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其 虞 虢 之谓也。’”脣,一本作“唇”。《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赵 之於 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 赵,明日患及 齐 楚。”晋 袁宏《后汉纪·安帝纪》:“边境者,中国之脣齿,脣亡则齿寒,其理然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六年》:“蒙古 灭国四十,以及 西夏,夏 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 宋。脣亡
  6. 脣尖舌利 [chún jiān shé lì]
      言词尖利。明 梁辰鱼《浣纱记·送饯》:“况有姦邪 伯嚭,覆邦家脣尖舌利,忠良应阻隔,国势定支离。”
  1. 讲脣 [jiǎng chún]
      谓掉舌弄唇,讲话。 《何典》第二回:“老爷虽説见钱眼开,只怕少了也就要看弗上眼的。你且去探探他的口气,方好讲脣。”《何典》第七回:“陪着一个美秀而文的行当小伙子坐着説话,臭花娘 也在傍边听讲脣。”
  2. 谗脣 [chán chún]
      亦作“谗唇”。谗口;谗舌。宋 宋祁《文正王公墓志铭》:“谗脣不摇,王室无惎。”明 冯梦龙 定本《邯郸梦·谗人私计》:“俺试把谗唇鼓,应教天眼盲。”
  3. 花脣 [huā chún]
      见“花唇”。
  4. 弹脣 [dàn chún]
      鼓唇动舌。 指喋喋不休地说话。明 孙梅锡《琴心记·金闺荣返》:“只管唧唧噥噥那些箇女伴弹脣也,羞杀桃花满面娇。”
  5. 绛脣 [jiàng chún]
      见“絳唇”。
  6. 缄脣 [jiān chún]
      是谓闭口不言。
  7. 朱脣 [zhū chún]
      亦作“朱唇”。红色的口唇。形容貌美。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脣的其若丹。”三国 魏 曹植《七启》之六:“动朱脣,发清商。”宋 柳永《少年游》词之四:“娇多爱把齐紈扇,和笑掩朱脣。”元 徐琬《沉醉东风·赠歌者吹箫》曲之一:“金凤小斜簪髻云,注樱桃一点朱唇。”《宦海》第四回:“这位名士……生得白面朱唇,剑眉星眼。”
  8. 调脣 [tiáo chún]
      搬弄是非。明 单本《蕉帕记·闹题》:“敢来调脣,自招人唾骂,费我香濜。”
  9. 摇脣 [yáo chún]
      见“摇脣鼓舌”。
  10. 齞脣 [yàn chún]
      唇不掩齿。《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脣歷齿。”李善 注:“《説文》曰:齞,张口见齿也。”刘良 注:“齞脣,谓语而露齿也。”
  11. 湖脣 [hú chún]
      湖边。 脣,同“唇”。张素《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我家在湖脣,绕屋千垂杨。”
  12. 反脣 [fǎn chún]
      1.谓唇动,表示心中不服。 《史记·平準书》:“异(颜异)与客语,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 不应,微反脣。”
  13. 牛脣 [niú chún]
      草名。即泽泻。《尔雅·释草》:“藚,牛脣。”郭璞 注引 毛 传:“水蕮也。”陆玑 疏:“今泽蕮也,其叶如车前草大。”郝懿行 义疏:“《本草》:‘泽泻,一名水泻。’泻,与‘蕮’同。是藚即泽泻也。”南朝 梁 沉约《郊居赋》:“其陆卉则紫鳖緑葹,天著山韭,雁齿麋舌,牛脣彘首,布濩南池之阳,烂漫北楼之后。”唐 皮日休《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诗:“深挑乍见牛脣液,细掐徐闻鼠耳香。”参见“泽泻”。
  1. 焦脣乾舌 [jiāo chún qián shé]
      亦作“焦唇乾舌”。 谓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 吴 难,受困 会稽,痛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孤﹞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脣,一本作“唇”。亦省作“焦脣”。《后汉书·何敞传》:“朝廷焦脣,百姓愁苦。”
  2. 君卿脣舌 [jūn qīng chún shé]
      亦作“君卿唇舌”。亦作“君卿喉舌”。亦作“君卿舌”。《汉书·游侠传·楼护》:“楼护 字 君卿 ……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 谷永 俱为五侯上客,长安 号曰:‘谷子云 笔札,楼君卿 脣舌。’”后因用为善于辞令之典。宋 吕本中《紫微诗话》:“﹝ 范元实 ﹞尝有诗云:‘夷甫 雌黄须倚阁,君卿 唇舌要施行。’”明 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草屈 子云《玄》,谈卷 君卿 舌。”清 吴伟业《楚两生行》:“一生拄颊高谈妙,君卿 唇舌 淳于 笑。”唇,一本作“喉”。
  3. 调脣弄舌 [tiáo chún nòng shé]
      1.耍嘴皮子,纵谈。《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况在私衙中,料无外人来往,恣意调脣弄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倘然当官告理,且不顾他声名不妙,谁奈烦与他调唇弄舌!”
  4. 搬脣递舌 [bān chún dì shé]
      挑拨是非。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这个两头白面,搬脣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5. 口燥脣干 [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
  6. 搬脣弄舌 [bān chún nòng shé]
      见“搬唇弄舌”。
  7. 驴脣马觜 [lǘ chún mǎ zī]
      胡扯,瞎说。《景德传灯录·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到处逞驴脣马觜。”
  8. 朱脣玉面 [zhū chún yù miàn]
      指美女。隋 江总《杂曲》之三:“宝釵翠鬢还相似,朱脣玉面非一行。”
  9. 攧脣簸嘴 [diān chún bǒ zuǐ]
      犹言说长道短。《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像这班邻里,都是鬚眉男子,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见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攧脣簸嘴。”
  10. 朱脣皓齿 [zhū chún hào chǐ]
      红唇白齿,形容女子貌美。 亦指美女。《楚辞·大招》:“朱脣皓齿,嫭以姱只。”宋 刘过《沁园春·美人指甲》词:“每到相思,沉吟静处,斜倚朱脣皓齿间。”
  11. 膏脣拭舌 [gāo chún shì shé]
      润滑嘴唇,拭净舌头。 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后汉书·宦者传·吕强》:“羣邪项领,膏脣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李贤 注:“膏脣拭舌,谓欲谗毁故也。”清 钱谦益《<范玺卿诗集>序》:“寖假而膏脣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大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12. 摇脣鼓舌 [yáo chún gǔ shé]
      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庄子·盗跖》:“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魏书·萧衍传》:“曲体胁肩,摇脣鼓舌,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餘论。”亦作“摇唇鼓舌”。宋 洪迈《夷坚甲志·高俊入冥》:“又一女反缚,以钳钳其舌。吏曰:‘生前好摇唇鼓舌者。’”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摇唇鼓舌之外,实在也没有多么大的本领。”亦省作“摇脣”、“摇鼓”、“摇唇”。《北史·尉瑾传》:“好学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