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榜
通榜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通榜 tōng bǎng
词语解释:
1.亦作“通牓”。
2.唐时科举不糊名,由主试者定去取。试前,有预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谓之“通榜”。
分词解释:
糊名:
科举考试中防止舞弊的措施之一。凡试卷均糊其姓名,使试官难于徇私作弊。
科举:
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每三年举行一次。
得中:
1.得居中位。
2.适当,适宜。
主试:
1.主持考试。
2.指主考官。
词典解释:通榜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