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茅
田茅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田茅 tián máo
词语解释:
田间的茅草。喻微贱。
分词解释:田间:
1.亦作“田闲”。
2.田地里。
3.泛指农村﹑乡间。
4.诗人田间(1916-1985)。安徽无为人。1934年参加左联。后主编《每月诗歌》。1938年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新群众》杂志社社长。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创作部副部长、河北省文联主席。著有长诗《戎冠秀》,诗集《给战斗者》、《马头琴歌集》等。
微贱:
卑微;低贱。亦指卑微低贱之人。
茅草:
“白茅”的俗称。见“白茅”。
● 茅 máo ㄇㄠˊ
◎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 田 tián ㄊㄧㄢˊ
◎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
◎ 和农业有关的:田家。田园。
◎ 古同“畋”,打猎。
◎ 古同“佃”,耕作。
◎ 姓。
词典解释:田茅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