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十三太保 shí sān tài bǎo
词语解释
相传唐末李克用义子十三人都封太保,因有“十三太保”之称。亦仅指第十三太保。
分词解释
太保:
①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周代始置,为辅弼国君的重臣。后代沿置,多为大臣加衔,表示恩宠,并无实职。又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
②宋元时称庙祝、巫师为“太保”。
③对绿林好汉的尊称:所有财物,但凭太保取去。
义子:
1.即义儿。
2.套盒的内盒。

词典解释十三太保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