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桂

失桂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失桂 shī guì
词语解释
指科举落第。唐人谓登科为折桂﹐故称。
分词解释
唐人:
1.指唐代人。
2.指中国人。
科举:
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每三年举行一次。
折桂:
晋代{{c03c}}诜策对名列第一,自称是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来就称科举考试得中为折桂:欣喜故人先折桂。
登科:
也称“登第”。科举考中进士。
落第:
1.科举考试未被录取。
2.泛指未被选中或成绩不及格。

词典解释失桂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