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省

十三省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十三省 shí sān shěng
词语解释
明代,全国除直属京师的南北两直隶外,共分十三省。后用以代指全国。
分词解释
直属:
直接管辖或隶属。
全国:
1.谓使敌国不战而降。
2.保全国家。
3.指整个国家范围内。
南北:
1.南与北;南方与北方。
2.从南到北;南北之间。
3.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4.指“南学”与“北学”。
5.计谋。指本领。
6.明代俗称男子汉。
直隶:
1.直接隶属。
2.旧省名。相当于今河北省。明成祖迁都,以南京为南直隶,北平为北直隶。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北直隶为直隶省。公元1928年改为河北省。
明代:
政治清明的时代。

词典解释十三省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