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姑

湿姑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湿姑 shī gū
词语意思
指蝼蛄。
分词解释
蝼蛄: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

● 湿(濕) shī ㄕˉ
◎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湿度。潮湿。湿润。湿热。湿漉漉。
◎ 中医学名词:湿气。湿邪。湿泻。
● 姑 gū ㄍㄨˉ
◎ 称父亲的姐妹:姑姑。姑父。姑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姑姑兄弟”)。
◎ 丈夫的姊妹:小姑子。姑嫂。
◎ 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翁姑。舅姑。
◎ 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姑娘(a.未婚少女,“娘”读轻声;b.姑母)。道姑。尼姑。
◎ 暂且,苟且:姑且。姑息。
词典解释湿姑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