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菜
扫帚菜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扫帚菜 sǎo zhǒu cài
词语解释:
地肤的别名。参见“扫帚”。
分词解释:扫帚:
蔾科植物地肤的别名。
别名:
1.正名以外的名字;异名。
2.《荀子》中的逻辑术语。荀况把概念的基本属种关系相对地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共名”相当于属概念,“别名”相当于种概念。
地肤:
通称“扫帚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多分枝,叶线状披针形,开黄绿色小花,茎可做扫帚。果实叫地肤子,扁圆形,有翅,可入中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地肤》。
● 菜 cài ㄘㄞˋ
◎ 供作副食品的植物:菜市。白菜。菠菜。野菜。蔬菜。面有菜色。
◎ 主食以外的食品:菜牛。菜畜。菜肴。菜谱。名菜。
词典解释:扫帚菜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