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五氏

三方五氏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三方五氏 sān fāng wǔ shì
词典解释
太平天国避“皇”及“上帝”讳,称三皇五帝为三方五氏。
分词解释
太平天国:
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洪秀全﹑杨秀清等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咸丰元年﹐起义军入永安州城﹐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三年﹐破南京﹐建为国都﹐改称天京﹐建立国家政权。势力发展到十七个省。同治三年湘军攻陷天京﹐秀全自杀。自起事至失败﹐前后共十四年(公元1851-1864年)。
三方:
1.三个不同的方向,也指不同方向的三个地域。
2.太平天国避“皇”字讳,称三皇为三方。参见“三方五氏”。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词典解释三方五氏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