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謡
三謡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三謡 sān yáo
词典解释:
指唐白居易所作的《朱藤谣》﹑《蟠木谣》﹑《素屏谣》。
分词解释: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作有重要诗论《与元九书》及体现其诗论主张的政治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世人传诵。有《白氏长庆集》。
蟠木:
1.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2.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扶桑。
朱藤:
紫藤。
素屏:
白色的屏风。
● 三 sān ㄙㄢˉ
◎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词典解释:三謡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