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目

色目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色目 sè mù
词语解释
1.种类名目。
2.人品;身份。
3.即榜花。科举时代廷试及第中姓氏稀僻者。
4.作色而视。
5.角色行当。
6.元代称钦察﹑回回﹑唐兀﹑斡罗思等外族诸姓为色目,地位次于蒙古,优于汉人。
分词解释
汉人:
①汉族;汉族人。
②指西汉、东汉时代的人。
作色:
脸上变色。指神情变严肃或发怒:愀然作色|勃然作色。
诸姓:
1.众子孙。
2.指古代少数民族各种姓。
3.别的姓氏。
姓氏:
1.姓和氏。姓﹑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不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
2.指姓名。
行当:
1.行业。特指职业:饮食业这行当大有可为。
2.见“脚色”。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词典解释色目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