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

鼻疽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鼻疽 bí jú
词语意思
马﹑骡﹑驴中蔓延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通常马为慢性﹐骡﹑驴为急性。人﹑骆驼和猫等亦能感染。病原为鼻疽杆菌。急性鼻疽的病状为呼吸迫促,咳嗽,流脓样鼻涕,鼻粘膜和皮下形成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病畜日见瘦削,以至死亡。
分词解释
瘦削
瘦损;瘦:腰围日益瘦削|瘦削的脸庞。
结节
1.生物体表面或内部组织中圆形的小突起。耻骨、坐骨、丘脑、颏部等都有结节。
2.铁管内侧铁锈形成的小疙瘩或小球。
形成
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形成新的风格|形成包围。
流脓
疖或(因受伤或疾病而引起的)身体上的类似损害破裂而排出脓性坏死物。如:当脓疮穿头流脓时,痛就会减轻。
日见
1.天天看见。
2.一天一天地显示。

词典解释鼻疽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