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北京古观象台 běi jīng gǔ guān xiàng tái
词语解释:
原名“观象台”、“瞻象台”。世界现存最完整的古观象台之一。在北京建国门南泡子河旁。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兴建。至今留有清制的八件仪象: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地平经仪和玑衡抚辰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词解释:现存:
1.现有或备有的——随时可以交货的。如:现存物资。
2.现在有或仍然有生命力的。如:现存的昆虫种类。
正统:
①封建王朝统一全国后,对一脉相承的系统的自称:膺当天之正统。
②泛指党派、学派等的嫡派:正统思想|文章之正统。观象台:
观测天文、气象、地磁、地震等现象的机构,按其任务的不同,现已分别采用天文台、气象台、地磁台、地震台等名称。
明朝:
1.清晨。
2.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3.以后,将来。
地平:
1.谓水土得到治理。参见“地平天成”。
2.地面平坦。
3.地平面;地平线。
词典解释:北京古观象台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