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篱
巴篱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巴篱 bā lí
词语解释:
篱笆。
分词解释:篱笆:
用竹子、芦苇、树枝等编成的遮拦的东西,一般环绕在房屋、场地等的周围。
● 巴 bā ㄅㄚˉ
◎ 粘结着的东西:泥巴。锅巴。
◎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巴锅了。巴结别人。
◎ 贴近: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 盼,期望:巴望。
◎ 张开:巴着眼睛。
◎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
◎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巴蜀。巴山蜀水。
◎ 词尾,读轻声:尾巴。嘴巴。
◎ 大蛇:巴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
◎ 气压的压强单位。
◎ 压强单位。
◎ 姓。
● 篱(籬) lí ㄌㄧˊ
◎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篱笆(“笆”读轻声)。樊篱。篱落。篱墙。篱栅。篱障。
词典解释:巴篱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