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复夷

白虎复夷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白虎复夷 bái hǔ fù yí
词语解释
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中专事猎虎者的称号。白虎﹐白额虎的略语;复﹐免除赋税或劳役。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秦昭襄王时,有白虎率群虎为患,秦王悬赏招募有能杀之者封万户侯。于是夷人廖仲药等三人射杀白虎。秦王欲如约,因嫌其夷人,乃改为“复夷人顷田不租”等厚待之,并与之“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汉代兴起,夷人“亦从高祖定乱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故世人号为“白虎复夷”。
分词解释
世人:
1.世间的人;一般的人。
2.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僧侣”相对。
有功:
1.有功劳﹐有功绩。
2.有功之人。
夷人:
1.指古代中国东部地区各部族之人。
2.引申为对中国境内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
3.对外国人的泛称。
改为:
1.另制;重造。
2.改成。
3.改换;变动。为,通“讹”。
西南:
一般指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

词典解释白虎复夷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