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籍
白籍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白籍 bái jí
词语解释:
东晋和南朝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
分词解释:人口:
1.居住在一定地域内或一个集体内的人的总数。
2.人。
3.人的口,指言谈﹑议论。
登记:
把有关事项或东西登录记载在册籍上。
东晋:
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南朝:
1.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2.泛称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
外地:
1.指京城以外的地方。
2.犹外乡。
词典解释:白籍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