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虫
百足之虫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百足之虫 bǎi zú zhī chóng
词语解释: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1) [a centipede does not topple over even when dead]∶百足(马陆)虽然死了,但不僵硬
(2) [the influence of a powerful man lingers after his downfall]∶比喻有钱有势者,根基牢固,虽然失败,也不至立即潦倒没落
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红楼梦》
分词解释:
余孽:
残存的坏人或恶势力:前清余孽|余孽复起|残渣余孽。
基础:
①建筑物的根脚。
②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基础知识 ㄧ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③见〖经济基础〗。
实力:
1.实在的力量。多指物资﹑兵力等。
2.犹功劳。
3.切实用力;着力。
败落:
衰落;破落:家道败落。
词典解释:百足之虫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