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儿

板儿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板儿 bǎn er
词语解释
1.木板。
2.明清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
3.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
分词解释
节拍:
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如2/4、3/4、4/4、3/8、6/8等。
俗称:
通俗的或非正式的称呼。
乐曲:
音乐作品。统称演奏和歌唱之歌曲。
木板:
1.亦作“木版”。
2.片状之木。
3.特指刻有文字或图画的木制印板。
铜钱:
1.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价值最小。历代通用﹐但形制不一。清代末年使用铜元后﹐逐渐停止流通。
2.泛指钱财﹑钞票。

词典解释板儿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