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泉局
宝泉局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宝泉局 bǎo quán jú
分词解释:
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详“宝源局”。
分词解释:铸造:
将金属熔化成液体后浇入模子里,经冷却凝固、清理后获得所需形状的铸件的加工方法。能制成形状复杂的各类物件。宝源局:
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管理:
①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管理财务丨管理国家大事。
②保管和料理:管理图书丨公园管理处。
③照管并约束(人或事物):管理罪犯丨管理牲口。
钱币:
钱。多指金属货币。
清时:
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词典解释:宝泉局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