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
编年体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编年体 biān nián tǐ
词语解释: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按年、月、日编排史实。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分词解释:
史书:
1.汉称令史所习之书,即当时通用的隶书。
2.记载历史的书籍。
编排:
①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先后:课文的编排应由浅入深。
②编写剧本并排演:编排戏剧小品。
资治通鉴:
书名。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著。成书于1084年。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取材极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亦记载经济、文化等。
词典解释:编年体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