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太监

秉笔太监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秉笔太监 bǐng bǐ tài jiàn
词语解释
明代皇帝谕旨或批发奏章﹐常授命内监先写事目﹐称之为“秉笔太监”。
分词解释
太监:
唐代设专门的宦官机构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明代宦官组织庞大,领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等。清代沿置。太监成为对宦官的通称。
皇帝:
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谕旨:
1.晓谕帝旨。
2.皇帝的诏令。
奏章:
向皇帝奏事的本章:奏章奉上而久无音信。

词典解释秉笔太监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