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笋
边笋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边笋 biān sǔn
词语解释:
亦作“边筍”。鞭笋。
分词解释:鞭笋:
亦作“鞭筍”。竹子地下茎上横生的芽。
● 边(邊) biān ㄅㄧㄢˉ
◎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边缘。边沿。
◎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
◎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边三角形。
◎ 旁侧,近旁:身边。边锋。
◎ 方面:边干(gàn )边学。
◎ 表示方位:上边。外边。
◎ 姓。
● 笋 sǔn ㄙㄨㄣˇ
◎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
◎ 竹子的青皮:笋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
◎ 古同“榫”。
词典解释:边笋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