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
兵不血刃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兵不血刃 bīng bù xuè rèn
词语解释: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without having to fight;without firing a shot] 兵:兵器;刃:刀锋。兵器上没有沾血。形容未交锋就取得了胜利
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荀子.议兵》
分词解释:锋利:
①(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锋利的匕首。
②(言论、文笔等)尖锐:谈吐锋利ㄧ锋利的目光。
刀剑:
1.刀和剑。古代兵器。
2.泛指武器。
部分:
见“整体与部分”。
战斗:
①敌对双方兵团、部队、分队、飞机、舰艇间进行的武装冲突。是实现战争目的的主要手段。是战役的组成部分。有进攻和防御两种基本类型。
②泛指斗争。
词典解释:兵不血刃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