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沮
长沮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长沮 cháng jǔ
词语意思:
传说中春秋时楚国的隐士。
分词解释:春秋:
①年岁;光阴:苦度春秋|他在讲台上耕耘了四十个春秋。
②泛指历史:甘洒热血写春秋。
③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
④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⑤古代史书的通称。
隐士:
①隐居山野不愿做官的人:天下无隐士,无遗善。
②善于说隐语的人:平公(晋平公)召隐士十二人。
● 沮 jǔ ㄐㄩˇ
◎ 阻止:沮遏。
◎ 坏,败坏:沮丧(sàng )(失意,懊丧)。色沮。力竭功沮。
● 沮 jù ㄐㄩˋ
◎ 〔沮洳〕低湿的地带。
● 长(長) cháng ㄔㄤˊ
◎ 两端的距离:长度。
◎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词典解释:长沮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