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牍

补牍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补牍 bǔ dú
词语解释
1.宋赵普曾荐贤于太祖,不用。屡奏,太祖碎其牍,普仍缀补破牍复奏,太祖省悟,卒用其人。事见《宋史.赵普传》。后遂用为忠贞事君的典故。
2.补为公牍。
分词解释
忠贞:
1.忠诚坚贞。
2.指忠诚而坚定不移的人。
公牍:
公文:公牍往返只是例行公事。
省悟:
醒悟;觉悟:彼幼化黄粱,尚能省悟|猛然省悟过来。
不用:
1.不听从;不采纳。
2.不应用;废弃。
3.不为所用。
4.不必;无须。
5.中医术语。肢体失去活动能力谓之不用。
典故:
①典章和掌故:熟于朝廷典故。
②诗文中引用古书里的故事或语句:稼轩作词多用典故。

词典解释补牍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