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两

参两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参两 cān liǎng
词语解释
指天与地。语本《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分词解释
而立:
〈书〉《论语 .为政》:‘三十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 ’指人三十岁:年届而立ㄧ而立之年。
阴阳:
在中国古代,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既对立又互相消长的矛盾。如动的、热的、向上的、明亮的、强壮的为阳,静的、冷的、向下的、晦暗的、虚弱的为阴。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也用来说明上下、君臣、君民、夫妻等关系。
参天两地:
①为《易》卦立数之义。
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亦作“参天贰地”。
与地:
谓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

词典解释参两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