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纩

楚纩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楚纩 chǔ kuàng
词语解释
楚地的丝绵。《左传.宣公十二年》:“冬,楚子伐萧……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遂傅于萧。”后因以“楚纩”指君上的赐与,有被德感恩之意。
分词解释
丝绵:
用下脚茧和茧壳表面的浮丝为原料,经过精练,溶去丝胶,扯松纤维而成。保暖性好,供作衣絮和被絮之用。
感恩:
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不尽ㄧ感恩图报。
楚子:
1.指春秋时楚王。因楚君始封为子爵,故称。
2.指楚人;楚地。
3.对人的贬称。
挟纩:
1.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
2.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
公巫:
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巫召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词典解释楚纩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