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垧之惭

大垧之惭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大垧之惭 dà shǎng zhī cán
词语解释
大垧﹐地名。相传汤即王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垧﹐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后称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为“大垧之惭”。
分词解释
地名:
地方(如城市或城镇)的名称。
篡位:
臣夺取君主位:谋朝篡位。
王位:
1.天子之位。
2.王爵之位。
3.指春季。
九鼎:
①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
②比喻分量极重:一言九鼎。
帝王:
①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帝和王。即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和最高封爵:帝王将相。

词典解释大垧之惭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