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吐剂
催吐剂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催吐剂 cuī tǔ jì
词语解释:
能引起呕吐的药物,如吐根﹑硫酸铜等。
分词解释:
硫酸铜:
又称“胆矾”、“蓝矾”。化学式cuso_4.5h_2o。蓝色晶体。250°c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由铜或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产物经浓缩结晶而得。可用于配制农用杀虫剂、杀菌剂,可作织物媒染剂、木材防腐剂、饲料添加剂等,还广泛用于电解、电镀、鞣革等工业中。
吐根:
1.一种热带美洲灌木。
2.热带南美洲产的一种匍匐植物,花下垂。
药物:
能防治疾病﹑病虫害等的物品。
呕吐:
谓恶心而吐出胃中容物。
引起:
1.起身。
2.一种事情﹑现象﹑活动等使另一种事情﹑现象﹑活动等出现。
词典解释:催吐剂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