驐狗

驐狗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驐狗 dūn gǒu
词语意思
阉狗。对太监的詈词。
分词解释
太监
唐代设专门的宦官机构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明代宦官组织庞大,领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等。清代沿置。太监成为对宦官的通称。
阉狗
对太监的詈称。

● 狗 gǒu ㄍㄡˇ
◎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狗。狗彘(狗和猪)。狗刨(páo )(一种游泳动作)。狗盗(小偷)。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
● 驐 dūn ㄉㄨㄣˉ
◎ 方言,阄割,割掉牲畜的睾丸或卵巢:驐马。驐狗。驐鸡。
词典解释驐狗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