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面

黛面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黛面 dài miàn
词语意思
唐代吐蕃居丧风俗之一。把面涂成青黑色。
分词解释
居丧
〈书〉守孝。
吐蕃
公元七至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所建政权。据有今西藏地区全部,盛时辖有青藏高原诸部,势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其赞普松赞干布﹑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文成公主﹑金成公主联姻,与唐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吐蕃政权崩溃后,宋﹑元﹑明史籍仍习惯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为吐蕃,一作吐番。元中统间改称乌斯藏。
风俗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风俗人情。
黑色
1.亮度最低的非彩色的或消色差的物体的颜色∶最暗的灰色∶与白色截然不同的消色差的颜色。
2.被认为特别属于那些既不能反射、又不能透过能使人感觉到的微小入射光的物体,是心理学的六种基色之一。
3.任何亮度和浓度都很低的物体颜色。

词典解释黛面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