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诏
丹凤诏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丹凤诏 dān fèng zhào
词典解释:
后赵石虎以五色纸为诏书,衔之木凤口,以颁行天下。见《晋书.石季龙载记》。后因以“丹凤诏”泛称帝王诏书。
分词解释:后赵:
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所建,国号赵。史称后赵(公元319年-351年)。
载记:
1.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以别于本纪和列传。
2.犹记载。指书籍。
丹凤:
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
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
3.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
4.喻杰出者。
石虎: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贵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2.似虎的石头。
帝王:
①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帝和王。即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和最高封爵:帝王将相。
词典解释:丹凤诏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