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巇
抵巇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抵巇 dǐ xī
词语解释:
1.《鬼谷子.抵巇》:“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陶弘景题注:“抵,击实也;巇,衅隙也。墙崩因隙,器坏因衅,而系实之,则墙器不败。若不可救,因而除之,更有所营置,人事亦由是也。”后用“抵巇”以指钻营。
2.亦作“抵?”。攻讦,攻击。
分词解释:钻营:
设法找门路,托人情,以谋求名利:钻营术|百计钻营。
题注:
1.以头额撞冲。
2.指僧道之进见。
衅隙:
1.裂缝;可乘之隙。
2.仇怨;隔阂。
3.疏漏,缺失。
4.纠纷,争执。
5.犹祸乱。
攻击:
①进攻:发动攻击ㄧ攻击敌人阵地。
②恶意指摘:进行人身攻击。
因而:
1.连词。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
2.匆促;草草;轻易。
3.轻忽;很不重视。
4.轻微;不足道。
词典解释:抵巇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