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春台
登春台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登春台 dēng chūn tái
词语解释:
1.《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后以“登春台”比喻盛世和乐气象。
2.曲名。宋太宗所制小曲小石角之一。
分词解释:盛世:
兴旺繁盛的时代:太平盛世|盛世修典。
登台:
1.登上高台;登上舞台。
2.汉称尚书﹑御史﹑谒者为三台﹐后亦称三公﹐因称登上三公之位为“登台”。亦泛指充任高级官吏。
3.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和乐:
和睦快乐:和乐的气氛丨一家大小,和乐度日。
众人:
1.商周时代的农业生产者。
2.一般人﹐群众。
3.大家。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
太牢:
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具太牢以为膳。
词典解释:登春台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