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冠

貂蝉冠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貂蝉冠 diāo chán guān
词语意思
以貂尾和附蝉为饰的冠冕。宋时亦称貂蝉笼巾。
分词解释
附蝉
1.汉侍中﹑中常侍﹐唐散骑常侍冠饰。金质﹐蝉形。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义。
2.借指尊官。
冠冕
①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②冠冕堂皇;体面
②:尽说些冠冕话有什么用?
貂蝉
1.貂尾和附蝉,古代为侍中﹑常侍等贵近之臣的冠饰。
2.借指貂蝉冠。
3.指侍中﹑常侍之官。亦泛指显贵的大臣。
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司徒王允家的歌伎。王允欲除奸臣董卓,无计可施,貂蝉请自献身,以博董卓欢心,后又故意勾引其义子吕布,离间两人关系,终借吕布之手,杀死董卓。唯此事不见于正史。
貂尾
1.貂的尾巴。古时以为显贵者的冠饰。
2.指续写的劣作。

词典解释貂蝉冠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