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圄
敦圄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敦圄 dūn yǔ
词语意思:
古代传说中的野兽,似虎而小。一说仙人名。
分词解释:传说:
民间文学的一种。是对民间长期流传的人和事的叙述。内容有的以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为基础,有的纯属幻想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野兽:
家畜以外的兽类。
一说:
进言或劝说一次。
古代:
①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②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 敦 dūn ㄉㄨㄣˉ
◎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 姓。
● 敦 duì ㄉㄨㄟˋ
◎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词典解释:敦圄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