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

独不见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独不见 dú bù jiàn
词语解释
乐府杂曲歌辞名。
分词解释
杂曲:
乐府歌曲名。大多为汉至南北朝时民间作品。
乐府:
①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官署。始建于秦。汉武帝时规模扩大,除掌宫廷音乐外,兼采集民间音乐。
②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世将魏晋至唐代可入乐的诗歌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所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为乐府。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可以歌唱,有时也称乐府。
不见:
1.看不到。
2.谓不易看到。
3.不看,不读。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词典解释独不见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