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刺
防刺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防刺 fáng cì
词语解释:
金代对防御﹑刺史的并称。
分词解释:防御:
抗击敌人的进攻:防御战ㄧ不能消极防御,要主动进攻。
并称:
1.一齐称道。
2.相提并论。
刺史:
官名。西汉武帝时,于全国十三部(州)置刺史,为监督官,后数次改刺史为州牧。三国至南北朝各州多设刺史。隋朝州长官称刺史。此后州刺史实际即从前的郡太守。宋以后渐成虚衔。
● 防 fáng ㄈㄤˊ
◎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 守卫:防守。边防。海防。
◎ 堤坝:防堤。“以防止水”。
◎ 抵得,相当:百夫之防(抵得上百人的人)。
● 刺 cì ㄘˋ
◎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刺绣。刺伤。刺杀。
◎ 暗杀:刺客。被刺。行刺。
◎ 侦探,打听:刺探。
◎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刺。讥刺。
◎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刺。鱼刺。刺丛。
● 刺 cī ㄘˉ
◎ 象声词:刺地滑了一跤。
词典解释:防刺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