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
珐琅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珐琅 fà láng
词语意思:
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用来制造景泰蓝、证章、纪念章等。
[enamel] 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分词解释:釉质:
覆盖在齿冠外层的极坚硬的物质。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有保护牙齿免受磨损﹑腐蚀的作用。也叫珐琅质。
烧制:
以火烧的方法制造(如陶器)∶在窑里烧。如:烧制陶器。
形成:
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形成新的风格|形成包围。
词典解释:珐琅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