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皂

番皂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番皂 fān zào
词语解释
即番子。
分词解释
番子:
1.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2.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役长称档头,下有番子数人为干事。清代番子,由协领官统率,归刑司指使,司缉捕刑杖。另有户司番子,司照料贡物。

● 皂 zào ㄗㄠˋ
◎ 黑色:皂靴。不分皂白(喻不问是非)。
◎ 差役:皂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
● 番 fān ㄈㄢˉ
◎ 遍数,次,回:三番五次。
◎ 轮流更代:轮番。更(gēng )番。
◎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番邦。番茄。番薯。
◎ 倍:产量翻了二番。
● 番 pān ㄆㄢˉ
◎ 〔番禺〕地名,在中国广东省。
词典解释番皂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