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经

法经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法经 fǎ jīng
词语解释
书名。战国时李悝编纂的法典。约公元前470年编成。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法典。
分词解释
较为:
副词,表示有差别,但程度不很深(多用于同类事物相比较):这会儿他觉得较为舒服些ㄧ这样做较为安全。
书名:
1.用于书写的文字。
2.写上姓名。
3.擅长书法的名声。
4.字,别名。
法典:
经过整理的比较完备、系统的某一类法律的总称,如民法典、刑法典。
编纂:
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编纂词典ㄧ编纂百科全书。
战国:
时代名。因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而得名。西汉刘向编《战国策》始作为时代名称。一般指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这个时期。

词典解释法经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