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月
告月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告月 gào yuè
词语解释:
指古代诸侯每月朔日行告庙听政之礼。又称“告朔”。
分词解释:
告朔:
1.周代制度,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
2.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
3.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
4.见“告朔饩羊”。
告庙:
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称“告庙”。
听政:
坐朝处理政务;执政。
朔日:
旧历每月初一日。
诸侯:
①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必须服从王命,交纳贡赋和捍卫王室。在其封土内世袭占有封地及居民,世代掌握统治权。
②借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词典解释:告月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