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铭

赋铭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赋铭 fù míng
词语意思
辞赋和铭文。
分词解释
铭文:
刻写在金石等物上的文辞。具有称颂﹑警戒等性质﹐多用韵语。
辞赋:
文体名。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形式上继承《楚辞》的一些特点,但较多运用散文手法。

铭(銘) míng ㄇㄧㄥˊ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铭记。铭心。铭骨。铭诸肺腑(喻永记)。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赋(賦) fù ㄈㄨˋ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
古同“敷”,铺陈,分布。
词典解释赋铭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