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纪

干纪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干纪 gān jì
词语解释
1.违犯法纪。语出《左传.襄公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
2.犹干系;责任。
分词解释
斩关:
砍断门闩。泛指攻破城门。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
责任:
①分内应做的事:教育下一代是父母与教师的共同责任。
②没做好分内事而应承担的过失:先别追究责任,救人要紧。
干系:
牵涉到责任或能引起纠纷的关系:干系重大。
法纪:
法律和纪律:遵守法纪ㄧ目无法纪。
左传:
书名。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著。纪事起于公元前722年,终于前464年,资料丰富,叙事详明,文笔优美。

词典解释干纪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