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鲊

蚶鲊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蚶鲊 hān zhǎ
词语解释
腌渍的蚶子。
分词解释
蚶子:
软体动物,壳厚而坚硬,外表淡褐色,有瓦垄状的纵线,内壁白色,边缘有锯齿。肉可食。也叫瓦垄子或瓦楞子。
腌渍:
腌。如:腌渍蔬菜。

● 鲊(鮓) zhǎ ㄓㄚˇ
◎ 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鱼:“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 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茄子鲊。扁豆鲊。
● 鲊(鮓) zhà ㄓㄚˋ
◎ 海蜇,水母的一种。
● 蚶 hān ㄏㄢˉ
◎ 〔蚶子〕软体动物,介壳厚而坚实,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鲜美。亦称“魁蛤”;俗称“瓦垄子”、“瓦楞子”。
词典解释蚶鲊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